甘,寒

归肝、肾、肺、小肠经

(听着水声,是最符合我对车前的想象的)到”利水通淋药“的部分,这一类药物都对淋证的各种分型有效果。今天主要认识和学习植物“车前”,包括进一步对车前草、车前子的治疗走位进行分析。说到车前入药品种有两个,一个是车前、一个是平车前,有不同的拉丁文名,仍有大多数人不怎么去区分二者、因为入药功效类似(虽然不知道有何区别,粗看叶子形状还是有差异)。

(图片来自PPBC李光敏拍摄)

有关车前的命名传说,乃古时某将军带队行军缺水、战士们多发尿血、马都不例外,后来发现马吃了车队前方路旁的草而尿血痊愈,遂命部队均食之,赋“车前”之命名、延用至今。我们今天主论,选择植株“车前”来进行,包括图片都来自PPBC网站“车前”植株条目之下。中药书中,车前全株作为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和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的症状,亦用于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等病症。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车前草生境格物

KNOWINGLIFE

车前植株为木兰纲车前属多年生草本,但往往是被连根入药,野生的估计才是多年生,见于我国境内大多数地区的山坡、路旁、田边及火烧迹地(火烧迹地指森林中经火灾烧毁后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甚至是人行道石缝当中,海拔-米多见。

(图片来自PPBC朱仁斌拍摄)

车前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温暖、潮湿、向阳、沙质沃土上能生长良好,但是不耐炎热,其在20-24℃范围内茎叶能正常生长,气温超过32℃则会出现生长缓慢,逐渐枯萎直至整株死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车前草为一年、两年生植物)。说明车前植株虽性寒,但整体寒凉的程度并不高,寒而不苦。

生命自会找到自己生存的方法,南到海南之南、北到黑龙江之北,车前草在我国境内仍然保持着大的纬度跨度(这与其上能至巅顶、下能至会阴的作用范围,密切联系)。

(图片来自植物智百度提供地图可视化)

其根部为须根多数且质软、为震木之象,根色黄白、为坤兑之象,呈现“金木之用”;又,根为植株艮位,主功汲水上呈,依车前耐旱、耐寒之性,推测其根部可能有“存蓄水分营养”之用、能经寒而不凋;又,因根须细长繁茂故、呈现积少成多之象。

(图片来自PPBC庞爱佳拍摄)

车前植株整体并不大,但整体叶片为莲座状展开、无论是根还是叶子,而花都从根部正中心、分支开出,挺拔向上,这与人体会阴处、盆腔“一源三歧”之象相合,当然,又与五脏连经络之象相类似。(见下图)

(图片来自PPBC薛自超拍摄)

车前的叶子薄纸质或纸质,边缘有齿、靠近根部窄近成梗;叶片不大、加之纵行叶脉,看起来神似蛤蟆背部(故有“蛤蟆草”之名),加上这特殊的花叶排布结构,方便我们在生境一眼认出车前来。

(图片来自PPBC付战勇拍摄)

如上图,根上之“茎”非常短,车前的花梗几乎是直接从根而起。根破土、抓土的特性,让车前植株整体具有破(土)痞之用;花叶从一根茎出,让会阴维系、托举向上的繁荣;形小而茂盛、生长力强,都让其于化生之地(盆腔)占据一席之位。

结合车前草味甘性寒,可知其能缓和盆腔的热度,可在有形物质(土)层面破痞、清热的同时,不忘托举向上、归湿邪于经中。

(图片来自PPBC刘冰拍摄)

花期4-8月(春夏),果期6-9月(夏秋),这穗状花序用微距来拍,才能看到花朵的颜色,PPBC能见到白色、紫色的花儿。人们走过、或风儿吹过、或虫儿驻足过都能授粉结果。

(图片来自PPBC邱相东拍摄)

果实甚至要用显微镜拍,车前的果子像是一个小钱包一样(见下图2),当从“钱包托儿”上坠落,还能再细细剥开,里头排布的更细的子叶。

(图片来自PPBC朱鑫鑫拍摄)

(图片来自PPBC熊驰拍摄)

种子落地一发芽,这些子叶就会展开,他们存着全息的植株信息(下图为单子叶的表面纹路)。以车前花之象,其终点在已经往上行的经络当中,车前子产生作用的位置,便首落于与胞宫相连的上行经络当中。

加之整体植株功效的加成,车前子能清利经络当中的湿热,还湿与热于肠道、带有通利大便之功。

(图片来自PPBC王冰拍摄)

古籍资料选按

OLDSAYING

《本草备要》(草、子):凉血去热,止吐衄,消瘕瘀,明目通淋(凡利水之剂,多损于目。惟此能解肝与小肠之热,湿热退而目清矣。)……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强阴益精,令人有子(肾有二窍,车前子能利水窍而固精窍)。《神农本草经》(子):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子):以其质滑而气薄,不能全补,则为肾府膀胱之药。膀胱乃肾气输泄之道路也。《冯氏锦囊秘录》(草、子):根叶味甘寒,主金疮凉血除热,治鼻衄尿血热痢下。其(子)通淋明目,捣汁饮之,兼除小虫,主治(痘疹合参)善治热淋,凡痘中小便不通最宜。《本草新编》:功专利水,通尿管最神。按:《本草备要》提到车前子能“利水窍而固精窍”,补充了格物结论的细节。车前子于肝经、上至肺经,如其植株入土破痞一般,在中焦时能与茯苓引木入土功效类似,而能将所经过之处的湿热、从膀胱排出,利水固精、强阴益精故,令人有子。另,《神农本草经》认为能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百种录》认为车前子质滑而气薄,不能全补,疏泄膀胱得用。

《得配本草》(子):利水道,除湿热,去胸痹,疗翳障。清肺肝之风热,通尿管之涩痛。配牛膝,疏肝利水。配菟丝,补虚明目。入补药,酒蒸捣研。入泻药,炒研。

按:《得配》总是在一众本草书中有自己独到之处,他认为车前子上能达眼眸,下能通尿管;配牛膝可增加向下之功,配菟丝则增加补虚之力、更能明目;用酒蒸制,入于补药;用炒研磨,更利大便。另,众多书中有提到五子衍宗丸,当中有车前子,想必取其相制湿热、又能保下焦空间清朗、利小便固精道之用(此处就不摘录了)。

《冯氏锦囊秘录》(子):若阳气下陷,肾气虚脱者,勿用。

《本草新编》:或问车前子孕妇宜戒,嫌其过滑以堕胎也。曰∶车前子利水而不耗气,气既不耗,又何能堕胎。惟是过于利水,日用车前,未免气不耗,而胎浆太干,恐有难于生产之虞。

按:阳气下陷,肾气在脱,并没有湿热蕴藉,故而非其证,勿用。《新编》回答了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既然车前植株能作用与一源三歧之“源”,对孕妇是否有影响。回答是,“利水而不耗气”少用无害,多用怕是会利水太过后,羊水减少进而可能会导致难产。

既往总结篇目请戳下面链接:

细说中药

清热解毒药的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燥湿药总结

细说中药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解表散寒药汇总篇

细说中药

发散风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热凉血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虚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泻下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祛风寒湿药总结(部位)

细说中药

祛风湿热药总结(位置)

细说中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总结(位置)

细说中药

化湿药总结(位置+卦象)

利水渗湿药:

细说中药

利水消肿药总结(位置)

利水通淋药:

待续

零散论述:

细说中药

桑葚子——甘酸缓养五脏精,生津厚肠退脾热

细说中药

猫爪草——甘辛集阳破结肿,立足会阴收淋巴

细说中药

白术——土德圆融气血主,生津安中生肌肉

熊大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l/1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