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相信昨天很多人都看到了耒阳有一个幼儿园,一个班上三个孩子叫“子轩”那篇文章。

正所谓“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父母给孩子取什么样的名字,不仅反映了父母自己的成长环境,还反映了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人生期许。

实际上,想要取一个即不大众化又蕴意深刻的名字并不难,古人取名的方式是很值得借鉴的。

明代开始,传统的崇尚文雅的取名风气回归。

明清两代,堪称知识分子取名花样的巅峰期,大多数名留史书者都语出有典故。

取名所谓“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大概就是那时候流行开来的。

清代取名的学术文雅气一直保持到了民国。

很多民国知名人物的名字,重名率较低,名字多有丰富寓意。

下面开始举栗子。

王国维(包括曾用名王国桢)。《诗经·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梁思成。《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林徽因。《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美好的声誉。这句是称颂大姒(周文王之妻)继承美德,必能多子多孙。

林徽因早年名“徽音”,后因常被误会为作家林微音,才改为徽因。语出此典的还有画家吕斯百。

梁思成、林徽因名字都取自《诗经》,他俩能走到一起,就像《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原来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啊!

张闻天。《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陈诚,字辞修。《周易·乾卦》:“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蒋百里,字方震。《周易·震卦》:“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陈省身。《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戴望舒。《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当然,还有当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屠呦呦。《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种取名法也被很多港台名人所沿用。

萧淑慎。《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邵洵美。《诗经·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周星驰。《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莫文蔚。《周易·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也喜欢从古代诗文中摘取名句给人物取名。

任盈盈和令狐冲。《道德经》:“大盈若冲。”

木婉清。《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何红药。《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怎么样?看了这些名字,是不是有种要跑到派出所改名字的冲动?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想必也能从这种取名方式中有所启发吧?

来源:网易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