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誌穀雨牡丹
洛池但有青春色,姚黄魏紫次第開。是日穀雨,宜賞牡丹。 穀雨如期而至,牡丹有信而開。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每年子規夜啼,總得喚來一陣花風穀雨,然後明朝推窗探看,從尋常百姓深巷,到王謝人家庭院,都鋪天蓋地的開遍了姹紫嫣紅,襲得整個帝都醺然欲醉,一城若狂,就連玄都觀裡的前度劉郎,亦要為這滿城洛花而暫且淹留,提筆起賦: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牡丹作為花王,須待得落盡殘紅,千呼萬喚以後,方始綻露芳華,是以牡丹花期,大抵在三月穀雨前後,而且吐蕊不久,即是春去夏來,因此這「競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的牡丹,實是最為繁麗,也是最後一道的春光。 競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自李唐以來,洛陽牡丹豔壓天下群芳,儘管韶光將逝,然而這並沒有影響洛城人的好花之情,逢當花開時節,城中千片赤英,百枝絳點,百姓士子無分貴賤皆競相爭看;然則時至今日,洛陽每年仍會舉辦大型花會,花光瀲灩,暗香盈路,吸引遊客四海雲至,萬人空巷,斯是盛會。 二十四番花信風 冬霜高凜,點盡九九寒梅,只為珍重待春風。古人俯仰天時,品察物類,以節氣劃分年月,每月均有兩個節氣,而每節氣分為三個候,每候為五日。而自小寒至穀雨共二十四候之間,春風如信而來,催動百花次第鳴放,而每一候均有一種花品作為代表,稱為「花信風」,因此二十四候便有二十四種花品與之一一對應,亦即所謂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如下: 暮春之時,風乎舞雩,雨生百穀,故名穀雨。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棣,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編者註:嚴冬苦寒,是以古有婦人曉妝點梅的說法,即繪畫一幅有九九八十一朵無色梅花的圖畫,每晨以胭脂點染一朵,待畫梅點盡,即是真梅開花之時,而春風亦隨之而至;另清道光帝御筆製詞,曰:「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共九字,每字九劃,而每日一筆,待填滿之時亦達九九之期,同理。 曉妝點梅,九九消寒。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每年穀雨初降,牡丹花開,因此民間向來有穀雨賞牡丹的習俗,除了有公子王孫,簪花仕女出遊賞妍以外,更有懸燈秉燭,飛觴詠花的「花會」,其中記載蘇州地方風俗的《清嘉錄》中,亦有關於清代「花會」的記錄,詩云: 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 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 簪花仕女圖,出自唐代周昉。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然而玉苞含露雖是雅致,但芳菲隨雨聚為水,畢竟滔滔東流去,牡丹為穀雨三候之首,過後便開到荼蘼花事了,是故古人以牡丹傷春,當中最著名者當屬湯顯祖的《牡丹亭》,寫杜麗娘以羞花之貌鎖於深閨,一日遊園散心,見春光如許付頹垣,想起自身二八年華亦東流,於是觸景傷情,驚夢而死,以下節抄驚夢一段,聊以為記。 (旦)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貼)是花都放了,那牡丹還早。 (旦)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輭。春香呵,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貼)成對兒鶯燕呵。(合)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旦)去罷。(貼)這園子委是觀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京劇《牡丹亭》驚夢一折,圖為張國榮飾演之杜麗娘。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姚黃魏紫爭爛熳 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自隋煬帝在洛陽闢地二百里興建西苑,並詔進天下奇卉以來,不但洛陽牡丹甲於天下,而且整個洛陽都為花而狂,如此風俗延至宋代一直隆盛非常,就連六一居士歐陽修亦是此道中人,其所撰寫的《洛陽牡丹記》,更是中國史上第一部關於牡丹的專著,記載了眾多名株花品、花名釋義、栽花風俗等,凡萬餘言。 六一居士歐陽修。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牡丹花色繁富,品種良多,其中稍有名貴者一株便動輒千錢,是以牡丹實為花之富貴者也,唐代白居易詩云: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其中花價之貴,可見一斑。而牡丹之中又有所謂的四大名品,即是姚黃、魏紫、歐碧、趙粉。 據《洛陽牡丹記》的記載,姚黃出於河陽白司馬坡一處姓姚的人家,而且數量稀少,整個洛陽一年才能種出幾株,加上形如細雕,質如軟玉,朵大八寸,香氣沁人,因此極其名貴,被稱為是牡丹之王;至於稍次姚黃的魏紫,則稱牡丹之后,據說魏紫原種出於壽安山(即錦屏山)中,被一名砍柴的樵人發現,於是將之採摘並賣給當時的宰相魏仁溥,魏氏將花移植池館之上,遊人可付十數錢登舟渡池賞花,而魏氏以此每日賺取萬錢。 姚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魏紫。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歐碧又稱為綠牡丹,初開時呈青翠之色,及後受光漸次泛白,清雅脫俗聞名,據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所載,歐碧是宣和年間的洛陽花匠,在用藥材壅培各種白牡丹時所種得,取價有時甚至高於姚黃;而趙粉則是一種原產於洛陽,號為「冰凌罩紅石」的品種,及後移植至曹州趙氏園時變得芳香郁人,且善於著花,因此成為名種之一。 歐碧。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趙粉。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洛陽花開傾人城,唐朝妃笑傾人國,儘管春花秋月下有多少不堪回首的故國往事,但是牡丹嬌嬈,那些所謂的名教大儒,何曾了解紂王的摘星之樂,明皇的長生之歡?汲汲於瑣事久了,偶爾縱歌看花一回也不過分,而且人生如露,去日苦多,待得了卻君王天下事,花也早謝了。 牡丹含雨露,盡日看不足。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聊記竇梁賓的《雨中賞牡丹》為結: 東風未放曉泥乾,紅藥花開不耐寒。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採編:Franky 熱文推薦 MustGo澳門節慶路環巡禮薈萃精彩 始於青春終於成長──瑪麗蘇的快餐文化 地面已無法定居?北京地牢住民的日夜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gx/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海医集医林志异奇异之事情
- 下一篇文章: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总结,考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