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西集镇沙古堆的龙王爷为啥姓郭?这里边还有一段儿传说故事呢......

编辑

黄佳

据传说,这位姓郭的是皇上手下的一位大官儿,皇上要挖运河,就把这件事儿委托给他了。

他领着成千上万的民佚们,从北京城里的什刹海开始往下挖,只要把什刹海的水接上白河,运河的水路就算通畅了。

民佚们没黑没明的挖呀,挖呀,不几天的功夫,河道就挖到了沙古堆。

那时,还没有沙古堆这个地名。

只见这里白沙成堆,河道怎么挖,怎么陷,始终成不了形儿。有好些民佚还被沙子陷得无影无踪,丢了性命。

眼看着皇上限定的工期就要到了。急得这位姓郭的大官儿整天围着那个大沙坑转磨磨。

在沙坑的旁边有个小茶水摊儿,摊主是位白发老奶奶。姓郭的大官儿转悠烦了,就到茶摊儿上去喝茶水,每次去喝水,他都愁眉苦脸地自言自语:“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日久天长,老奶奶也知道了他是挖河的大官儿。见他这付着急的样子,老奶奶就安抚他:“你呀!别着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位姓郭的大官儿,并没把老奶奶的话放在心上。为了感谢人家的好心,只对老奶奶点点头,长吁短叹几声。

老奶奶又对他说;“我们这带人世世代代有个传说:沙坑底下有沙龙,要想治沙龙,除非人变龙。”

姓郭的大官听了后嘿嘿一笑,他把老奶奶的话当成无稽之谈了。

老奶奶见他不信,又说道:“穿过南边的小树林。再走三里地,那里有座成龙观,观里就有成龙药,吃了成龙药,人就能变成龙。”

听了这话,姓郭的大官儿似信非信。辞别了老奶奶后。他信步向南走去,穿过小树林,又走了三里地,眼前果然有座成龙观。这是一座老道庙,青砖绿瓦的房舍,飞檐斗拱,院内有几株粗大的苍松翠柏,很清静。他敲开了大门。信步走进三清殿。

守观的居士先生见是朝廷的大官儿来了,忙把观主请出来接待他。

观主已经很老了,须眉白得像瑞雪。

姓郭的大官儿跟观主寒暄了几句,立刻试探着说明了来意:“听说贵观有一种成龙药,我想借来试试。”

老观主见他要借成龙药,吓得连连后退,说道:“鄙观有倒是有这么一葫芦成龙药,也不知是哪一代的老祖师传下来的。前几年,我们观里有一位小老道,他活腻烦了,偷吃了一粒,结果混身暴肿,死了。从那以后,我们把它悬在房梁上……”

“拿来我看看,行吗?”姓郭的大官儿打断他的话,说道。

“您,您是朝廷里的大官儿,我,我不敢……”

姓郭的大官儿一定要,老道士拗不过,只好派了几个小道士,从房梁上取来了那个装药的葫芦。

因为年深日久,拳头大的葫芦已经变成深红色了。姓郭的大官儿接过葫芦,拔开塞子往外倒。果然倒出两粒栗子般大小的药丸,一粒是白色的,一粒是红色的。他看后十分高兴,兴冲冲地冲老道士说道:“这两粒药,留在你们这儿也没用,卖给我吧,要多少银子都可以。”

他揣上这两丸药就走了。

离开了道观,又掏出药来,边走边揣摸,那药丸上有小米粒似的金字儿,白药丸上写着:“人变龙”;红药丸上写着:“龙变人”。他心中大喜。

回到老奶奶的茶摊上以后,向老奶奶叙说了讨药的经过,又说了许多感谢话。向老奶奶讨要了一杯白开水。将那丸白药就吞了下去,又把红药递给老奶奶,嘱咐道:“您看着点儿,待会儿要是有只大龙从沙坑里爬上来,张开大嘴,向您点头。那就是我,您千万把这丸药投进我嘴里。要是那条沙龙出来了,您可别投,要是投错了,可就误了我的大事儿了。”

说完这些话,那个姓郭的大官儿就往沙坑边儿上跑,刚跑到坑边上,他就变成了一只雪练似的小白龙,“哧溜!”一声,就钻到沙坑里去了,功夫不大,那沙坑里面就开了锅,水和沙石卷起了几丈高的浪头。天地都变得昏暗了。

老奶奶知道,这是那个大官儿变的小白龙与沙坑里原有的那条沙龙交上手了。起先,她还不怎么害怕,只默默祷告着,祈求上天保佑让小白龙战胜老沙龙。

沙浪愈卷愈高,愈来愈狂,漫过了坑边。

冲垮了老奶奶的小茶摊,溅湿了老奶奶的衣服鞋袜,半天云里雷鸣电闪,本来是晴朗朗的天气,太阳暖烘烘的,一下子变黑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可把老奶奶吓坏了,她只好钻进茅草棵子里去避难。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风停了,雨住了,明亮的阳光又露出了笑脸。

老奶奶赶紧从茅草丛中爬出来,这时,只见在坑边上果然爬着一头巨龙,它的下半身还在沙坑里,只有一个斗大的脑袋侧枕在坑边上,正张着大嘴呼呼地喘粗气,吓昏了头的老奶奶也分辨不清谁是谁了,哆哆嗦嗦地将手中的那丸红药投进了他嘴里。

老奶奶的药投错了,这条龙就是那条被打败了的沙龙,此时正爬在那儿歇息呢,得到了这丸药,在坑边上打了个滚,就变成了一个混身上下穿着黑衣服的壮汉子,一瘸一拐的蹒蹒跚跚的就要向东走去。

在坑底下爬着的那条小白龙,经过了一场恶战也累得够呛。他见那条沙龙得了老奶奶的药变成了人,要逃走,急了,跃出沙坑,张开大嘴,使劲一吞,就把那个黑壮汉子吞了。接着,他的身体横展开来,躺在了沙坑里,身上的麟甲飞起来,贴在了坑边上,他的身体变成了长长的河道。

河帮,是他的麟甲筑成的,因此是铜帮;河底是他的躯体变成的,因此是铁底。

后来,在老奶奶的茶摊旁聚了很多户人家,这些人家为了纪念这位大官儿,就在这里修了一座白龙庙,他们敬奉的龙王爷姓郭。这个村子就起名叫沙古堆。

那位老奶奶呢?她投错了药,很惭愧,边哭边喊着向南奔去。

“误事,误事,我误了事儿呀!”

跑着,跑着,遇到了一棵歪脖儿老榆树,她边喊着“误事”,就在这棵树上撞死了。

后来,这棵树下也有了人家,村名就叫“误事”,日久天长,人们觉得“误事”这个名子不好听,就改名叫“吴寺”。

(投稿:zgyh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f/1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