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粽子鸡蛋无疑是最应景的节日礼品。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难免会囤上不少,但不少人对鸡蛋的存放和食用存在误区,大家快来看看有没有中招!

鸡蛋存放

注意事项

1

鸡蛋不宜横放保存

新鲜鸡蛋的蛋白浓稠,能有效地将蛋黄固定在蛋白中央。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温度较高时,蛋白黏液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慢慢脱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这时如把鸡蛋横放,由于蛋黄比重比蛋白小,蛋黄就会上浮,靠近蛋壳,变成粘壳蛋。所以,鸡蛋不宜横放保存。

2

鸡蛋存放不宜小头在上

大家买回鸡蛋后,一般会直接把鸡蛋乱放到冰箱中,但正确的存放方法是放的时候要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样可使蛋黄上浮后贴在气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质量。

3

鸡蛋存放前不宜用水冲洗

有些鸡蛋的外壳很脏,人们喜欢清洗后再存放,以免污染其他食品。但清洗会破坏鸡蛋原有的外蛋壳膜,使细菌和微生物畅通进入蛋内,加速鸡蛋变质。

4

有独立的存放空间

在没有条件冷藏鸡蛋的时候,要尽量用干净的纸或布做成鸡蛋形状的空穴,使每个鸡蛋有独立的存放空间,并且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气里。这样可以减少细菌和微生物侵入的机会,能够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

鸡蛋也有

保质期

鸡蛋变质的时间与存放时的温度、湿度紧密相关。在我国北方,夏季在室温下存放30天~35天、冬季在15℃以下存放40天~50天,一般不会变质。

在温度高和潮湿的南方,保存25天~40天就可能变质。当温度高于25℃时,鸡蛋变质腐败的时间将明显缩短。

除了鸡蛋的存放之外,一些食用鸡蛋上的问题也常常困扰着我们,快来看看这些问题是不是你经常纠结的!

1

中老年人不必怕食蛋黄

传统观点认为,鸡蛋黄含胆固醇高,是直接造成人类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中风的罪魁祸首。所以,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不敢吃鸡蛋黄。

美国营养学家佛林博士最近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鸡蛋与胆固醇的小组,对名50至65岁的男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验。他们首先记录下每个受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然后让这些人连续3个月食用没有任何蛋品的饮食,再测他们的胆固醇水平。而在以后的3个月里,给每人每日膳食中加进两个鸡蛋。

90天过去后,又进行一次测定,结果出人意料,受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并没有受鸡蛋胆固醇的影响。这一试验结果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d/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