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m.39.net/pf/a_4621497.html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白芨的功效 白芨,(学名:Bletilla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别名:白及。李时珍说: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来源: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野生。 产地: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此外浙江、河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福建、江西等地亦有生产。 生理特性: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块茎。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成品为不规则的类白色薄片。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芨的作用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相关配伍:1、小儿下痢赤白及水痢:白及粉半两,煮白粥调食之。(《食医心镜》) 2、肠胃出血:白及、地榆等量,炒焦,研末。每服3g,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煎服,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 相关论述:1、《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 2、《本草逢原》:白及性涩而收,得秋金之气,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 白芨药用禁忌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l/7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黄药子
- 下一篇文章: 疑难杂症,专治秘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