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情

句句景语皆情语

诗歌情感琢捉摸难测

我们又该如何把握?

专题任务:

1.摸清情感;

2.掌握常见诗人对应情感和常见的情感、诗体;

3.了解一些诗歌情感题的答题模板。

第一节:明晰高考诗歌鉴赏中经常考到的情感类型

(一)忧国忧时类: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的疾苦4、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二)建功报国类:

1、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4、山河沦丧的痛苦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5、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之情

(三)思乡怀人类:

1、羁旅思乡之情2、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边塞思乡之情4、闺中怀人之情

(四)长亭送别类:

1、依依不舍的留恋2、情深意长的勉励3、吐露心志的告白

(五)生活杂感类: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感伤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

第二节:答题常用诗歌情感四字成语/动词组合句子

四字成语:

1、忧国忧民2、建功立业3、怀古伤今4、感慨今昔

5、别恨离愁6、蔑视权贵7、怀才不遇8、寄情山水

9、壮志难酬10、倦于官场11、归隐田园12、登高览胜

13、惜春悲秋14、思乡怀人15、羁旅之思16、飘零孤苦

动词组合句子:

1、感慨昔盛今衰2、为仕途失意而苦闷3、留恋勉励好友

4、对统治者昏庸腐朽的不满5、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6、对建功立业的渴望7、对保家卫国下定决心

8、为山河沦丧而痛苦9、因理想不为人知而愁苦10、为青春易逝而感伤

第三节:技巧解决诗歌情感

1.快速且准确找到诗歌情感的办法1——题目、注释、动形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①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建中四年(年),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感秋而有此作。

问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①题目——通过题目判断诗歌类型,进而判断诗歌情感。(详见下一页“诗歌类型能表现出的情感”)

②注释——透过注释能了解到作者的写作背景或写作目的,进而判断诗歌情感。

③重点动形词——通过圈画与作者有关的有力度的,较能体现情绪的动形词,进而将词展开解释,即是作者的情感。

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

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

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

针对练习:从诗歌题目判断诗歌题材?

1.水村闲望

2.望江怨?送别

3.秋暮吟望

4.鹊桥仙?落梅

5.半死桐

6.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据

7.行路难

8.劳停驿

9.闻邻船吹笛

10.出潼关渡河

2.快速且准确找到诗歌情感的办法2——分析意象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感事   (明)刘基

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

问题:“没个人知”是作者刻意吐出的心中郁结,词人在这首词中“郁结”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与第一题结合起来理解。本词借景抒情,要想明确情感的内涵,可抓景物深入探究其中蕴藏的深意。“凋枫自落”暗指作者晚年飘零江湖的失意。“鸿雁南归”思归之情,思归更有深意,结合背景可知,避难江湖期间,希望安定,这个安定应该是心灵的安定,国家的安定,所以其中寄寓的应该有无法实现的人生抱负。再抓一些关键词品析,“飞上寒枝”“清露自凋”“没个人知”,写出了才华无人知晓的孤独惆怅与悲愤。

①飘零江湖的悲愁与失落;

②实现人生抱负的无望而执着;

③人生失意的自怜与自爱;

④才华被埋没的孤苦与怨恨。

透过意象知情感

①芭蕉——凄凉之音,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②哀猿——哀愁凄厉,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

③抱柱——比喻坚守

④碧血——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⑤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⑥蝉——餐风饮露,品行高洁

⑦春草——有时给人以美好和希望,需注意的是比喻离恨,寄寓别情思绪:滞留异方,欲归不得的怅恨;送别时的惆怅,别后的思念绵绵不尽⑧登台、登高、登楼——叹老、思乡、怀人

⑨东篱——隐逸之士或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

⑩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关山——思乡念人、征戍离别之情

?寒蝉——衰亡人生凄楚悲凉

?禾黍——黍离之非(国家昔盛今衰)、痛惜伤感

?还珠——官吏为政清廉

?空山——闲适隐逸、宁静安乐

?南浦——送别之地的代名(送别伤离)

?凭栏——表示怀远、或吊古、抑郁愁苦、悲愤、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秋水——盼望的迫切

?桑梓——故乡

第四节:诗歌情感题分类突破

1.情感类型题1:上下阕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百字令·德祐乙亥①    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②。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①德祜,宋恭帝赵罴年号,德祐乙亥,年。次年,元兵攻入临安,南宋灭亡。②飞书传羽,指元兵将至的军情报告,有人曾作诗句“羽书莫报樊城急”。

问题:从上阕到下阕,词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要分析。

①总体概括上阕表达的情感(由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解析(将相关诗句进行简单组词翻译);

②总体概括下阕表达的情感(由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解析(将相关诗句进行简单组词翻译)。

①上阕写景色,重写“无奈”。词人面对满地落花,听着杜鹃哀啼,顿觉空虚无奈,凄凉幽怨,内心充满惜春伤春之情。

②下阕重写词人之“恨”,春意阑珊,是恨的外象。词人真心所恨的是南宋君臣在军情紧急、元兵将至之时,依然宴乐狂欢,作者所恨是兴亡之恨。

2.情感类型题2:为何产生此种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保定途中偶成   郭登①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②,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①郭登:明朝靖边大将。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卒赠侯,谥忠武。②羊叔子:名祜,西晋名臣。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问题:有人说郭登此诗充满怨愤之情,其因何而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6分=3点~4点)

①为……而感到(诗歌的整体感情)+简单分析首联(有表现手法的把表现手法提出来)

②为……而感到(诗歌的整体感情)+简单分析颔联(有表现手法的把表现手法提出来)

③为……而感到(诗歌的整体感情)+简单分析颈联(有表现手法的把表现手法提出来)

④为……而感到(诗歌的整体感情)+简单分析尾联(有表现手法的把表现手法提出来)

①为自己无辜获罪贬官远戍而怨。首联诗人以白璧自喻,写自己没有过错却被远谪天涯。

②为远离家人、境遇孤苦而怨。颔联借客路风霜、儿女念己、梦中思乡来表达这种情感。

③为自己对国家一片忠诚却遭误解而怨。颈联用典,以羊叔子、贾谊自比,表明自己像古人一样忠心为国,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横遭迫害。

④为社会黑暗,前途未卜而怨。尾联借悲凉可怕的环境,写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未来的担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

3.情感类型题3:两诗对比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咏柳的古诗,完成问题。

      杨柳枝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   (宋)寇准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①家。

[注]①苏小:苏小小,南齐时钱塘第一名伎,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才女佳人。

问题: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寓含的情感有何不同,请比较赏析。(5分)

①两诗比较题涉及的比较点有:表现手法、情感。

②当题干指出表现手法一致时,以简单的这个确定另一个较难的。

③当题干指出情感不一致时,多数是情感相反的,即一悲一喜。

①白诗写柳开在荒园,没有人欣赏,寓含的是一种孤独寂寞、不被人赏识的痛惜之情;

②寇诗写柳开在繁华的钱塘才女佳人的家旁,可以尽情展示其风流姿色,寓含的是一种羡慕、喜悦之情。

针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别宋常侍[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8.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9.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第五节:部分考点归纳提升

一、根据诗歌题材看透诗歌情感

1.咏物诗→对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对自己勉励和鞭策;(托物言志)借助所描述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2.怀人思乡诗→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思;对闺中人的挂念;对现实生活的茫然,失落怅惘之情。

3.政治诗→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悲愤;遭到贬谪的不平与郁闷;渴望被重用,希望能实现自我价值和抱负。

4.边塞诗→战争的残酷,百姓的疾苦;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战士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5.爱国诗→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君主的忠诚;对百姓的体恤。

6.怀古诗→借古讽今,对现实的不满;对古人丰功伟绩的崇敬;国破家亡的悲痛(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家国之恨,苍凉悲壮之感;对当代君主的失望或希望。

7.送别诗→对送别之人的不舍;给对方以勉励和祝福;替对方的前途感到担忧。

8.爱情诗→对爱情的向往(少女);被抛弃的悲伤(弃妇、怨妇);对丈夫的思念(思妇)。

9.田园诗→对大自然的向往、热爱;远离官场与尘世的乐观豁达;隐居的怡然自得,悠闲自在。

10.惜时诗→体现春愁、秋愁;对时间或青春易逝的惋惜与感慨;珍惜时间,把握现在。

二、诗歌人物形象题

诗人形象=诗歌情感+身份地位

“诗歌情感词”积累:

忧国忧民、不慕权贵、寄情山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倦于官场、归隐田园、思念家乡(亲人、友人)、羁旅他乡等

[或借助“动词”来衔接:感慨昔盛今衰、为仕途失意而苦闷、留恋勉励好友、对统治者昏庸腐朽的不满、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保家卫国下定决心、为山河沦丧而痛苦、因理想不为人知而愁苦、为青春易逝而感伤等]

“身份地位词”积累:

英雄、隐士、思妇、游子、志士、文人、将军等。

1、田园类诗

2、送别诗

3、悲秋诗

4、爱情诗或咏物诗

5、咏物诗

6、怀古诗

7、政治诗

8、政治诗

9、思乡诗或览物诗

10、边塞诗

8.(5分)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2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3分)

9.(6分)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3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

学无止境

愿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l/1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