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二十四桥

浔阳倦客

梦里千回廿四桥,日看红药夜听箫。

何堪昔日烟花地,只剩湖波映柳条。

古今时空转化由“梦”连接,这种切割、重组的手段,突出对比的效果,更具艺术张力。“何堪...只剩...”表现的是,浮华的不真实,事物的虚幻与变化无常。(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