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说到端午习俗,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吃粽子、赛龙舟,实际上,我国各地的端午习俗非常之丰富,古时长江流域地区,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极为盛行,很多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

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中医认为雄黄能驱瘟祛毒,端午这天,民间称为“九毒日”,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为九毒日之首,所以端午节是一年中最“毒”的一天,被称作“恶月恶日”;事实上,端午正值仲夏,高温湿热,确是蚊虫滋生,瘟疫泛滥,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喝雄黄酒,其意正在杀菌驱虫解毒。《新白娘子传奇》中,白素贞在端午喝雄黄酒现了原形便是旁证。小孩不能喝酒,大人们就在他们面庞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一点雄黄酒,也有用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王”字的,一是借雄黄驱毒,二是借猛虎镇邪,古诗中就有“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的记载。

雄黄这种东西,它有三个层面上的概念,一是作为矿石,它是硫化砷,加热氧化就变成了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传说中的“砒霜”;二是作为藏品,它是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因为色泽式样好看,可供收藏,人称“鸡冠石”;三是作为中药,这也是雄黄最主要的价值所在。自古关于雄黄的记载,也多见于道家和医药典籍中,遍搜这些典籍,你会发现关于雄黄的记载总不离“武都”或“阶州”二字,而且评价普遍最高,由此可见,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武都雄黄乃是最为上乘的。

“雄黄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采无时。”——《名医别录》

“雄黄当得武都山所出者,纯而无杂,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者,乃可用”;“今带武都雄黄,色如鸡冠者五两以入山林草木,则不畏蛇”。——《抱朴子》

“宕昌、武都者为佳,块方数寸,明澈如鸡冠,或以为抌,服之辟恶。其青黑坚者,不入药用。”——《新修本草》

“今阶州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为真。”——《本草图经》

“武都水窟雄黄,北人以充丹砂,但研细色带黄耳。”——《本草纲目》

“雄黄千年化为黄金。武都者上,西番次之。颂曰:今阶州即古武都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夹石,其色如鸡冠者真。”——《丹房镜源》

除各类典籍中的记载,“药王”孙思邈也说过:“凡服食用武都雄黄,须油煎九日九夜,乃可入药”。说到孙思邈,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故事,也与武都雄黄有关:

玄宗幸蜀,梦思邈乞武都雄黄,乃命中使赍十斤,送于峨眉顶上。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须鬓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夹侍立屏风侧,手指大盘石臼:可致药于此。上有青录上皇帝。使视石上朱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写随灭,写毕,上无复字矣。须臾,白气漫起,因忽不见。

故事显然是杜撰的,一方面彰显了孙思邈的地位,他托梦向皇帝讨药,皇帝还得差人送去;另一方也足见武都雄黄的珍稀名贵,连唐代备受尊崇的“药王”孙思邈也没有,只有皇室才得享用。

笔者是个地地道道的武都人,以前只听说李四光称武都为“复杂的宝贝地带”,并不太理解,后来知道武都有大熊猫、金丝猴、红豆杉,看到武都白龙江湿地公园生长着名目繁多的热带草木,我才渐渐体会到家乡作为“植物大观园”的不寻常。如果说拥有珍稀动植物和境内植物多样性足以证明李四光观点的话,那么雄黄以“武都者为佳”,则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补充。没有独特的地质条件,岂能产出最优质的雄黄?

赵新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