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赶场”,太平凡不过了,但是你却不知道筠连各个地点赶场都有不同的特色,有不同的习俗。6月10日,正是农历的四月十九,大雪山镇的赶场日。笔者在筠连“罗二配送中心”陈大云和大雪山镇川娃子泡笋厂李连庆二位先生的陪同下前往大雪山镇感受“赶场”的气氛。

大雪山镇位于宜宾市筠连县南部,距县城50公里,距宜宾市公里,幅员面积90.28平方千米,由原解放乡和落木柔镇于年年底建制调整合并而成。

由于从筠连出发时间是10点左右,到大雪山镇是中午12点,部分赶场人员相继离开,但是还是体验到了山区赶场的气息。

首先看到的是一位卖玉米面(农村称包谷面面)的大哥,他说一种是白包谷面面,3.5/斤,是从云南买包谷来加工出来的,黄颜色的是黄包谷面面2.5/斤,本地出产的。

还有算八字的算命先生,生意还不错,不少人围在一起算算运气。

有摆地摊的,西瓜、南瓜、包谷、橘子等等满地都是。

还有打牌娱乐的,难得上街一回,消磨一下时间也是为了轻松一刻,给生活增添乐趣,有好几个地点座无虚席。

烟草公司为方面群众,大老远的把香烟送货上门。

这个摊点生意也不错,人们都争先恐后地买东西。

李连庆也是利用赶场日把自己制作的泡笋送货上门,既方便了顾客又为自己打开了销路。

他看看新鲜的包谷,买几斤带回去。

我们走到老街口,看到一个3米左右宽的街道一直往下延伸。街道地面是石头铺的,上面已经走得很光滑了,遇到下雨天不注意还会跌倒。

一位兄弟在卖一种叫作“苦海子”和李子。

这时他顺手抓起两一颗李子让我们品尝,我只是拍了照片,说了一声谢谢就离开了!

笔者在网上查了下:苦海子可以清肺热,利咽喉,降血压,利尿,清肠通便,降血压等作用,价格便宜,只需5元/斤。

摆地摊的赶场人络绎不绝,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位大哥专门卖粑粑

黄糖麦粑1元/个,价格实惠,味道也不错,是人们喜欢的一种常用美食。

下了一梯又一梯,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梯,只有继续往前走。

端午节时人们喜欢饮用“雄黄酒”,雄黄,辛、温,入肝、胃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的功效。

刀具,农具是农村必不可少的物品,以前都是人工(铁匠)专门打来销售,农忙时节生意特别火爆。

终于到了一条公路边,一位大姐在这个路口卖小鸭子。

一位老大姐提着一个小提兜,兜里有一斤左右新鲜的大豆,她说5元1斤。

走到了谭氏鞋庄,我没有了解具体情况,大概有点历史了吧。

新鲜牛肉,笔者拿起来闻了一下,牛肉味特别浓,可以说是正宗货,70元/斤。

看到了卖的叶子烟

我们碰到一位卖粑粑的,品尝了一下,觉得他的荞粑味道很不错,软绵绵的,甜甜的,于是5元买了一斤。

荞粑

这个摊点在销售鸭子,有熟的,有生的,价格不一样。

端午节即将来临,这位大姐也是在销售粑粑

筠连人都很喜欢吃的桐子叶粑粑。

粽子粑

法粑

甜酒

“曲子”,又称甜酒曲,专门用来制作甜酒之用,可以说很多人没有看见过。

浑水粑,筠连人制作的一种美味。可是大雪山镇的浑水粑是以黄糖制作的,味道的确不一般,颜色是黄的。别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绿颜色的。

李子正是上市的时候,目前来看,今年的李子价格应该在去年的基础上减少了一半以上。去年6元/斤,而今年目前3元/斤,到处都是。

县城与镇乡价格有一定的差距,大雪山镇的桃子10元7斤。平均下来也就是1.4左右/斤。

牲畜交易

在另外一个街道,这位大姐也是专门制作各种粑粑销售的

下面这种馒头你知道是什么做成的吗?先要让大家来猜一猜。

馒头

包子,包子的种类很多,有肉包子、甜包子、咸包子等等

小法粑

水粉,看看都会流口水。

我们在一家店里看到满地都是一种药材,因主人不在,但是也不知道名字,你能看出来是什么药材吗?

走完街道,看见一颗黄果树,猜测有年的树龄。

下午1点左右,转了一大圈街的我们准备吃饭。在一家饮食店看到了这种包谷饭,是大米和黄包谷面制作而成的,蒸饭的是一个木甄子。

我吃了两碗饭,味道的确不一样,很香的感觉。

下午2点左右,三三两两赶场的人们慢慢散去,我们也踏上了返程的路。

赶场,又叫赶集。中国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赶虚(赶圩,虚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各地叫法不同。

赶场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利用赶场日有的是为了买所需的东西有的、有的顺便约亲友办事、有的只是去看看热闹、也有去约会的,反正各有各的安排,赶场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你觉得筠连哪个乡镇的赶场最有特色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新闻投稿/爆料/广告咨询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