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医生经常能碰见高血压患者询问:

“我现在量的血压值偏高,但我没有任何症状,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

“降压药一开始服用就不能停了,那我就不要开始吃了,那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危险?”

“我之前血压挺高的,吃了一段时间降压药,现在血压已经正常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吃了?”

针对高血压用药的误区,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俞蔚总结了四个容易犯的误区。

Q:

过早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

A: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担心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事实是,降压药不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药效也不会减低,更不会无效。一般早期轻度的高血压患者,通过严格非药物疗法使血压达标者,暂可不需用降压药外,绝大多数患者越早服药获益越大。

Q:

没什么感觉或症状就可以不用药?

A: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大都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心血管病和脑卒中,才有了“感觉”,一切都太晚了。

血压升高对心、脑、肾靶器官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严重的会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病。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证明,控制好血压,可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及用药。

Q: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A: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如果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就更为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根据医嘱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少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Q:

自作主张购买“降压药”?

A: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生的医嘱用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纯天然”;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评估,结合个体情况用药。

来源

医院

作者

黄彦颖

编辑

阿敏

我就知道你“在看”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夏季白癜风怎么预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