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献血可耻从我的34次献血经历说起
年的第一场血 今早7点起床,洗漱完毕,在外面吃了一碗米粉、喝了一碗蛋酒,差不多8点就到了武汉市血液中心,准备献成分血。其实,上周末我就过来了一次,但验血的时候,有一个指标——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由于上周吃了些药,加剧了肝脏负担,也有可能是因为出门前刚好吃了几颗维C片。不过这次身体状况挺好,各项指标都达标了。 血液中心按照惯例,我还是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从8点20到9点30,整个过程出奇的快,以往从来没有这么快过。可能最大的原因还是献血的人很少,一方面是因为武汉献血最大的主力军——大学生,都回家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武汉刚经历一轮疫情高峰,很多民众的身体还在恢复中,不方便献血。还记得去年9月10日,正值教师节和中秋节,献血的人出奇的多,整个血液中心二层的常规床位和一层的临时床位都满了,我9点到的,下午2点才弄完。与之相比,今天的血液中心着实冷清。冷清与血液中心冷清相对医院病人量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重症病人,临床上用血的需求激增。于是许多地方开始呼吁民众参与献血,但得到的更多是人们对献血制度的抨击,尤其是关于献血者的亲属免费用血遇到的各种障碍;甚至还出现对献血者的冷嘲热讽,认为他们很傻。在这样的舆论下,一些献血者的心态也受到了影响,人们参与献血的热情进一步受到打击。保持献血者的初心我是年第1次献血,之后除了刚工作的年以外,每一年都会去献2-3次,之前的几年都是献全血,自从年第一次去武汉市血液中心献过成分血之后,就没再献全血了。成分血是临床上最需要的,对献血者的身体影响也较小,恢复较快。目前为止我一共参与了34次献血,ML的献血总量。中间有幸还获得过一次全国无偿献血金奖、一次铜奖。 电子献血证08年第一次献血时,我还是一名大一学生,对献血完全不了解,一次在鲁巷广场看到了一辆献血车,听完了工作人员介绍后,觉得这件事情还有点意思,于是就开始验血。检测结果显示我的血小板含量很高,其他指标也很好,非常适合献血,于是我第一次就献了ML。之后不管是全血还是成分血,我基本都是献的ML或两个治疗单位。那时候献血在我的概念中只不过是一件有一点意义的小事,武汉不少大学生都会参与,没什么大不了。 真正让我对献血产生更深的认知,并愿意持续投入是因为年的一次经历。我查了下血液中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12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出现这4种情况,就说明是肝血不足了只一
- 下一篇文章: 红药水安全性探讨是否含有有毒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