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是我们博兴常见的野生植物,它是一年生小草本,茎基部多分枝,平地而生,叶羽状复叶,开小黄花。关键是果,果为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刺真的好硬,用力抓一下保证你永生不忘,不知道你们见过没?就它!博兴打渔张森林公园处黄河岸边的蒺藜一、为什么叫蒺藜?李时珍曰:”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故名蒺藜,又名刺蒺藜。看下图,是不是让你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了!??

蒺藜果近照

一个果5个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每瓣有对称的长刺、短刺各一对。

二、蒺藜的别名有哪些?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神农本草经》)(在路上要躲着走,要不扎破脚,前三个名字很形象噢!李时珍曰:“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即藜(《名医别录》),白蒺藜(《药性论》),三角蒺藜(《本草求真》),杜蒺藜(《圣惠方》),三角刺(《中国药物志》),蒺骨子、野菱角、地菱(《江苏植物志》)等名称,但均较少用。现常用名为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黄河岸边小营段采集的蒺藜标本

三、再看看蒺藜的历史渊源及产地“墙有茨,不可扫也。……墙有茨,不可襄也……墙有茨,不可束也……。”??《诗经·国风·鄘风》这首诗句估计有人听说过,其中的“茨”就是指我们现在说的蒺藜!可见先秦时期就有蒺藜的记载了,但它有幸作为药材使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经文是这么说的:“蒺藜子,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豺羽,一名升推。生平泽,或道旁。?后世本草及医书多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至于蒺藜的产地呢,它是分布全国各地的药用植物,长江以北最普遍,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全球温带地区均有。生于田边,道旁。

《山东地道药材》()?????记载:全省各地皆产,以惠民、济宁、昌潍等专区产量较多。”(注:博兴县原属惠民地区)说明博兴为蒺藜全国主产区之一!

医院老院区内野生蒺藜

四、关于蒺藜,年《中国药典》是这样说的

蒺藜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本品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和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质坚硬。气微,味苦、辛。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6~10g。置干燥处,防霉。?原来蒺藜的用药部位是带刺的果实噢,是治疗肝经所致的头痛眩晕,治疗眼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的非常好的药物!自制的蒺藜腊叶标本蒺藜饮片图片五、古今蒺藜验方选1.治伤寒头痛,身热,百节疼痛:蒺藜子(炒,去刺)、白芷、附子(炮)、白僵蚕(炒)等分。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茶清或酒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四白散)2.治肝肾风毒上攻,目赤痛痒,昏花羞明,多泪:用黄芪、独活、白蒺藜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薄荷酒调服。(《医学人门》四生散)3.治胸痹,膈中胀闷不通或作痛:刺蒺藜一斤(带刺炒),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4.治乳胀不行,或乳岩作块作痛:刺蒺藜二三斤(带刺炒),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5.治一切脚气,不问虛实寒热:刺蒺藜八两(带刺炒),木瓜五两(炒)。共为末。每早服五钱,白汤调服。6.治疗手部脱屑发痒症:白蒺藜、生甘草各g,浸于75%乙醇ml内,过滤备用。先将患部洗净,再用棉球蘸药液擦患部,每日2~3次。共治40例,除1例因故中断治疗外,余39例均获愈。半年后随访30例,仅1例复发,症状较前轻而不痒,再用本法治愈。(处方需咨询医师后选择应用,)蒺藜饮片特写六、混淆品鉴别沙苑子??1.介绍混淆品之前,现看一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蒺藜条里的一段记载:“蒺藜叶如初生皂荚叶,整齐可爱。刺蒺藜状如赤根菜子及细菱,三角四刺,实有仁。其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以此分别。”2.细看上文可知在明朝李时珍时以“蒺藜”命名的药材有两种:刺蒺藜和沙苑蒺藜。为什么都叫蒺藜呢?咱们先看一下沙苑蒺藜的图片:

沙苑子原植物图片

是不是与前面刺蒺藜原植物长的很像!沙苑蒺藜为豆科黄芪属扁茎黄芪的种子,二者植物的科属虽不同,但它们原植物生长时均蔓生布地,均是羽状复叶,地上部分开花前不好区分,就像古人所说:“出同州沙苑牧马处。”沙苑是地名,故命名为“沙苑蒺藜”。也就是说在生长刺蒺藜同州的沙苑这个地方牧马处生长的一种特别像刺蒺藜的一种植物命名为沙苑蒺藜!????后因“以陕西潼关为正”,又称为“潼蒺藜”。

沙苑子原植物图片

3.如今为了更好地区别两种药材,《中国药典》规定刺蒺藜仍称蒺藜,沙苑蒺藜以沙苑子为其正名。4.简单介绍下沙苑子,《中国药典》是这么说的!沙苑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yl/1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