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吴昌硕(—),初名俊卿,初字香朴、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又作昌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

吴昌硕篆刻章法的特点,是由他的书体、字法、笔法、边格等多方面综合融会而成,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个人新的熔铸。以他的书体为例,一反明清印人“大小篆不可混杂”之规矩,而将大小篆或汉篆隶书等综合利用,并能使之统一。这种相反相成的矛盾转化,恰好变成了吴昌硕个人篆刻风格的特点之一,给观赏者留下了难忘的鲜明印象。吴昌硕篆刻个人风格的形成,不仅是某一方面的特殊突破,而是在许多环节、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创造,才可能使这种风格更臻成熟与完善。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是一处充满生机、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形式美的宝藏,有待我们去深入开采,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西泠名家篆刻及其章法等相关知识。

边格在章法中的功能

在吴昌硕篆刻的章法中,边与格实是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也可说是章法构成的原则之一。边与格是缶翁篆刻实践中的注重点,较之前人,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是突出的,有创造,有发展,而且还具有个性,是他印章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篆刻风格的特点之一。

边,指印章文字以外的边栏或边界。格,是指印章边界内的区划界线。也称为界隔、格眼或界划,等等。边与格在章法构成中是根据字势与章法的需要而定的。有时可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时则是不可不使用,因为少了这一部件,将会使章法变得不完整、少精神。为此应视边与格为章法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好,则印面完好,神气十足。边格与章法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边与格的作用,在章法中常见的是团结一气,它可使松散的单个文字团聚在一起;可以调剂字与字之间笔画的多少与繁简,使矛盾相反相成而更生意趣;亦使字与字之间布展开合,增加文字之间的对比变化,并使之协调而统一。借助于界格之功能,少笔画的字可增加笔势和团聚的力量;多笔画的字,则可适当舒展自身去紧促急迫之病。因此边格与字的关系,时有宾主之分,又有宾主的礼让,有时甚至还可以“反宾为主”,以助长全印的布势,增强全印的团聚力和艺木感染力。

下面将从整体团聚出发,分别就主次有别、相衬相生、均衡印面的重量或力量、对比成趣等几方面具体例述,目的都是为增气助势、增强印面整体感与团结一气的力量感。篇幅所限,今天讨论前三种。

整体团聚

边之于印,犹如房屋有墙、水库有堤坝、江湖有岸、国家有疆界一样。一方印章中的边或格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全印的亲密团聚,整体统一。不论印中文字是单个或多个,均应视为一个整体,其边团聚作用也是从字来考虑而加强的。

如“翊”为一字印,“刘五”为二字印;其边栏四圈相围,略有缺口以透气。“松石园洒扫男丁”为多字印,有行无列,“丁”字下空独多,“园”字下亦有空,故边栏左与底特厚重,以加强全印之团聚力;另上与右,其字已紧密团聚,故其边栏则适当减弱,一有变化,亦可以构成整体之团聚。

刘五

松石园洒扫男丁

白文印,虽无边栏,但其印底之红色已显示出边格之作用。

如“倪田之印”上下留红较厚重,已具边栏之功能,其内四字各有宽窄,字与字之间亦显示出格的作用。

倪田之印

“鹤寿”一印,其四周留底更多,更具有收拦与团聚一气的作用。

鹤寿

“闵氏千寻竹斋”三行,每行二字,上略窄,下略宽,亦以较多留空底色构成三行两排之阵势,行距虽紧,但仍字字分明。从全印看,字字清楚,行列有序,整齐而不死板;字字紧靠,疏密照应,共生团结,如刚劲有力之群像。

闵氏千寻竹斋

主次有别

在边格与印文的关系上,一般应以印文为主,边格为次。即使有时印边比印文线条粗厚,也是为陪衬印文,而不能喧宾夺主。

“清峻堂”一印,其印文线条虽较秀劲,但边框线则更细,甚至有些地方还断残,以让位给字的笔画。

清峻堂

“毋自欺主人”虽是缶翁早年作品,也可看出其边线较印文线为细。

毋自欺主人

“竹庼”上下两边印边较粗,其底线更粗,但与印文中“庼”字之末笔重画正好形成邻近的呼应关系,加之其底线上部空白较多,因此也不显得突出,反而有“压得住”的沉着稳重之感。

竹庼

“己丑对策第九”上下两边边线较重,也是因为近字处有较多的留空因而不显得突出;其左右边线则较文字线条细,甚至有残断,其用意是以边衬字,使印文字体更为突出。

己丑对策第九

“道无双”其边线四周均较印文为粗,处理办法亦同上印一样,其效果是对比更强烈,更引人注目。

道无双

“学稼轩”一印因字笔画较多,文字线条也用得较细,其边除底边略重外,其他三边均十分残破,以让字位。这就是边与印文主体的主次关系。观缶翁其他印亦可明此理。

学稼轩

相衬相生

在边格与文字相近、相接触或相并行等情况下,由于宾主关系,因此边格就要适当让地、让位、让势给印文笔画,以免冲突。让,是互相克己的客气,但让要让得合理合情,不可过分。过分则不亲密,且显得做作。只有相让并显相衬,才能彼此相亲密,彼此关系才亲密而又有分寸。

相衬,是以次衬主,以残衬全,以细衬粗,以弱衬力,以斜衬正等。

如“江门士族”是以残迹衬字全;“门”之右竖,则由右边之直残衬其竖弯,更显其相反相成之理。

江门士族

“野松亭”则是以粗实(边)衬(内)空松,上边是以细残来衬字全。

野松亭

“大写”与“书箴”,边与字线条同粗细,则是以边之直衬字竖画之斜,使之相衬相生。

大写

书箴

“石人子室”与“竹洞农”两印,主要是以边之残损衬出字之完整与字画线条之力。仔细审视,各印边之残与印中字画皆有明显对照,如“石人子室”印中“人”与“子”二字,笔画较少,字中空间较大而空,其边之残损较他处相对完整,以求边之实衬字之内空;“室字下一橫画,直而有力,横卧其下,有稳定全印之势,故其边甚残,以衬其全。尤其是这一横竖,向右已冲出中间格线,也正是以格线之细残,衬其横直舒展之力。

石人子室

竹洞农

责任编辑:高佳晨、何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tp/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