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教你认识路边常见的野生中草药
1.藜(lí) 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胭脂菜(《纲目》),飞扬草(《广州植物志》),灰苋菜(《四川中药志》),灰藜、灰蓼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灰藜、灰菜、灰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 。 2.马齿苋 又称长寿菜、马齿菜、马蛇子菜、蚂蚱菜、马舌菜、马齿草、马齿龙、酸苋、地马菜、五行草(马齿苋叶形同马齿,对称生长,茎柔软铺地,叶青,梗红,花黄,根白,籽黑,所以又叫五行草)、长命菜、安乐菜、马苋菜、五色苋、五方草、酸米菜、瓜子菜、瓜仁菜、蚂蚁菜、指甲菜、猪母草、猪马菜、酱板菜、酱板豆草和马马菜等。 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 3.益母草(yìmǔcǎo) 益母草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野麻、甜麻萿(山东方言).九塔花、山麻和九节草。 益母草的功效: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4.决明子 决明、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归肝、肾、大肠经。有减肥之功效。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5.葎草(lǜcǎo) 剌剌秧、剌剌藤、五爪龙、簕草、大叶五爪龙、拉狗蛋、割人藤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6.小蓟(xiǎojì) 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刺蓟、千针草、刺蓟菜、刺儿菜、青青菜、萋萋菜、枪刀菜、野红花、刺角菜、刺角芽、木刺艾、刺杆菜、刺刺芽、刺杀草、荠荠毛、小恶鸡婆、刺萝卜、小蓟姆、刺儿草、牛戳刺、刺尖头草、小刺盖、萋萋芽(安徽北部等地方叫法)、刺牙菜(河南省北部叫法)。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7.水蓼(shuǐliǎo) 水辣蓼、水胡椒、红辣蓼、斑蕉草、蓼子草、白辣蓼、水公子、辣花子、小叶辣蓼、辣蒿、辣蓼子棵、打竹、辣草、水流仙、细辣蓼、柳蓼草、痛骨消、药蓼、红蓼子草、药蓼子草、辣子草、辣柳草。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8.牛筋草(níujīncǎo) 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牛顿草、鸭脚草(《闽南民间草药》);粟仔越、野鸡爪、粟牛茄草(《闽东本草》);扁草、水枯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油葫芦草,蟋蟀草、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稷子草(《福建中草药》)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9.小蓬草(xiǎopéngcǎo) 小白酒、加拿大蓬飞草、小飞蓬、飞蓬 原产于北美洲,现在各地广泛分布。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之一。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牛皮癣 10.车前草(chēqiáncǎo) 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广西人叫猪肚菜、灰盆草,广东人叫田灌草,浙江人和云南人叫蛤蟆草,福建人叫饭匙草,青海人叫猪耳草,上海人叫牛甜菜,江苏人叫打官司草,东北人叫车轱辘菜,因为有鱼腥味,客家人子子辈辈都叫鱼腥草。 功能: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 11.喇叭花 牵牛,白丑,白牵牛,草金铃,常春藤牵牛,常春藤叶牵牛,朝颜,丑牛,丑牛子,打碗子花,大花牵牛,大牵牛花,二丑,狗耳草,黑白丑,黑丑,黑牵牛,江粮子,筋角拉子,喇叭花,喇叭花子,裂叶牵牛,爬山虎,牵牛花,牵牛郎,牵牛子 喇叭花,象征着平凡小百姓的快乐与忧愁、永恒的爱、齐心的组织。 主治:适用于腹水、腹胀便秘、蛔虫病等。 (资料来源于网络) 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tp/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诗词家园2209期合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