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材料之一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50228/4582779.html 山茱萸 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它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历代医学所喜用。张仲景以山茱萸为君创制了“金匮肾气丸”。 据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味药。 性味归经 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功用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此外还有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健忘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月经不调,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药物应用 1.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状,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处方名 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生山萸肉,酒山萸,炙山萸,蒸山萸,枣皮等。 生山萸肉为原药剥取果内生用入药者。 处方中写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枣皮均指蒸山萸肉。蒸山萸肉又名制山萸肉,制山萸、制萸肉,蒸山萸、蒸萸肉。为生山萸肉置笼内蒸至紫褐色再晒干入药者。补肝肾功效增强。 处方: 1.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2.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3.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4.肾精亏虚型的主要症状为: 耳内鸣响,昼夜不停,声如蝉鸣,多以午后、夜间为甚,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昏,头痛,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少,脉细数。 汤药可选用经验方: 药材: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生地15克、熟地、山萸肉、泽泻、山药、丹皮、黄精、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毫升。 5.补眼明目 药方:龙眼肉、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桑椹子10克。 用法:放入碗中,加入鸡腿一只,水适量,隔火炖熟服用,有补眼明目、增强视力功效。 6.治遗精健忘方 处方:人参、芡实、麦冬、生枣仁、当归、山萸各克,莲须克、熟地克、山药克、柏子仁去油50克,远志、菖蒲、五味子各50克。 用法:研末蜜丸,制成药丸,每日25克,白水送下。 7.肾阴亏损型 症状:小便清沥圴热,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药方:六味地黄汤合猪苓汤加减。 药材:熟地40克、怀山药20克、山萸肉20克、白茯苓15克、泽泻15克、牡丹皮15克、大猪苓20克、飞滑石15克、阿胶珠15克(溶化)。 8.脑萎缩的治疗─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 药方: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制首乌20克、龟板15克、枸杞子10克、桑葚子15克、远志15克、菖蒲15克、怀牛膝15克、鹿角胶5克等水煎服。 加减方: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 9.肾阳虚损型─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 症状:面色淡白,神气怯弱,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淡,舌苔白滑,脉象沉迟。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尿。 方例:肾气汤加减。 药方:熟附子15克清玉桂5克(焗服)、肉苁蓉15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20克、福泽泻15克、车前子10克、怀牛膝25克。 10.骨质疏松症 中西医学理论虽然不同,但对治疗皆有不错之效果,可以互相配合应用。常用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片,贺尔蒙有雌性激素、抑钙激素等。 药方:熟地30克、山萸肉20克、何首乌20克、枸杞子20克、龟板15克、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仙灵脾5克、山药15克、胡桃肉15克、准牛膝15克、鹿角胶5克等。 另亦可试用中药方剂有:加味青娥丸、龟鹿二仙胶等。 11.起阴汤─阴阳两虚,心气不足,出自《辩证录》 治法:养心安肾,起阴壮阳。 药方:人参10克、白术15克、巴戟天12克、黄芪15克、北五味子3克、熟地30克、肉桂3克、远志3克、柏子仁3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2.六味地黄汤─治疗肾炎 功能:滋补肝肾,淡渗利水。主治:肾病型肾炎,发病日久,肝肾阴伤者。 辨证:症见颧面潮红或暗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夜热盗汗,或轻度肿胀,便秘溲赤,舌质稍红或暗红,苔薄黄或薄白,脉细数或沉滑数。 药材:干地黄25克、牡丹皮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15克、桑椹子25克、枸杞子20克、盐泽泻15克、女贞子20克、车前子20克、地肤子20克。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毫升,分两次服用。 方剂说明:本方以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女贞、桑椹、车前、地肤五子,故名六五地黄汤。 13.北芪山萸─固脾益阴 药方:北黄芪4钱、山萸肉2钱。 用法:两碗半水,煎取一碗,饭后温服。如试用过三几次身体适应得来,则每天服一次亦无所谓。但有伤风感冒,仍须暂停服用。脾虚而胃肠又有消化不良问题之人,欲求根治,用药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天天煲药感到麻烦,不妨将北芪、山芪肉这两味药,依照上述配量,加重若干倍,煎用浓汁,藏在冰箱里,分作若干日服用,每日早、午、晚服一次,每次用三、四汤羹药汁,调开水服用乃可。这个方法,不但对脾虚多汗之人适用,就是肾气不足,中气虚弱之人不妨试用。 理论:(1)北黄芪─健脾胃、旺气血,不但功效好,体弱者的胃肠又容易适应受纳。北芪对于晚上多汗,而属于「脾弱阴虚」所引起者,有固脾止汗之效。儿童老弱亦可用之。但儿童服用,分量不宜太多,每次用10~15克足矣。 (2)山萸肉─即山茱萸,味酸而性质平和,亦有人视为近于温性的药物。根据中药学记载,山茱萸为滋阴助阳、养血涩精要药。由于其味酸,故有收敛和助消化作用,平日晚上多汗,而又有消化不良问题之人,最适合应用这味药物。与北芪并用,甘酸和合,固睥、益阴、止汗的效力尤为显著。 对象:(1)有人经常好食肥甘生冷之品,时日长久,脾、肺、肾这几个脏器,难免受到伤害,身体就有可能出现诸多不适,甚而发生久经医药未能根治的病痛。 (2)有人经过一次大病,或动过外科手术,或妇女生孩子之后,精神体力都久久未能复元,而且病痛比以前更多,容易发生脾虚形成的诸般病症。 (3)例如,脾虚之人,胃肠多数有消化不良问题,平日多痰,呼吸不时有喘促情状,饮食之后,胸隔翳束不舒,手足冰冷,肢体容易疲倦,入睡后多汗,每晚往往要换一两次内衣。调理此类由于脾虚所引起衰弱病状,如果请医服药,久而未能根治者,不妨试用北芪、山萸肉这两味药材来调理。 14.治疗胃下垂─此方主治胃下垂肾虚型 药方:柴胡25克、香附15克、生黄耆24克、肉桂10克、山萸肉12克、肉从蓉10克、党参10克、甘草9克、升麻9克、炒葛根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5.明目茶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去翳膜。 主治:常服能消减假性近视、弱视、眼睛疲劳、飞蚊症、畏光流泪等。 药方:山萸肉20克、关沙苑15克、地黄30克、石决明15克、石菖蒲15克、丹皮15克、金蝉花10克、蕤仁肉15克、泽泻15克、枸杞子15克、云苓15克、淮山20克。 服法:以清水四碗煎至一碗,温服。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6.养血消风汤─改善脱发毛病 药方:荆芥9克、防风9克、当归9克、何首乌9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白附子9克、菟丝子9克、茯苓皮9克、蝉蜕6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甘草6克、蜈蚣一条。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内服药酒:首乌50克、黄精50克、熟地50克、女贞子1两、当归25克、天冬25克、山萸肉25克、防风25克、姜活25克、杞子30克 用法:将材料搅碎,以两至三斤白酒浸透半个月,每日服用。 (2)外敷药酒:新鲜侧柏叶适量、全蝎适量、骨碎补适量。 用法:将以上材料,以一百毫升火酒浸透两星期,每日涂于脱发区。 17.治疗失眠 主症:熬夜、失眠,口干舌燥、腰膝酸软、心烦胸闷、头晕耳鸣 药材:知母3钱、黄柏3钱、山萸肉4钱、党参3钱、当归3钱。 用法:以水煎,内服,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日一剂,一疗程七日后停药数日。若未痊愈则进行第二疗程。 18.治疗经痛、不顺、经期保养 (1)玫瑰四物饮:玫瑰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适量泡茶饮用。 (2)六味地黄汤加味: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牡丹皮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茯苓15克、枸杞10克,甘草2.5克,红枣、黑枣各三颗。 (3)八珍汤加味:熟地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黄耆20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甘草2.5克,红枣、黑枣各三颗,用鸡肉炖煮,能补益气血,特别适合血虚者服用。 (4)首乌帝王鸡:何首乌15克、当归12克、熟地20克、枸杞10克、杜仲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炖鸡或腰子,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强壮筋骨,适合常感腰酸者食用。 (5)右归丸加味: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2克、杜仲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胶8克、当归10克、仙灵脾5克、菟丝子10克、肉桂4克、附子4克,炖煮公鸡。 19.治疗帕金森氏病 (1)中药方药:平颤方剂 药方:何首乌15克、肉苁蓉10克、枸杞子10克、黄耆20克、丹参12克、白芍16克、勾藤16克、山萸肉10克、甘草4克、鹿角胶8克(烊化,冲服)等。 (2)草药: 组成:1.55~99%(重量)刺蒺黎豆(Mucunapruriens);2.10~35%(重量)荜茇(Piperlongum);3.5~15%(重量)姜(Zingiberofficinalis),本品可用来治疗和控制帕金森氏症的发展。(摘自互联网) 20.治疗高血压 药方:熟附片(先煎)15克、熟地30克、泽金20克、山萸肉12克、丹皮10克、山药20克、黄芩15克。水煎服。 用法:此方主治高血压阴阳俱虚证。阴虚证去附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tp/10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4月18日岷县中药材市场快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