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可食的几种杂草
一、地锦 别名:地锦草、红丝草、斑雀草、搬脚丫子草、被单草、地丁、地锦大戟、地蓬草、多叶果、红筋草、红茎草、红莲草 分布地区:地锦EuphorbiahumifusaWilld.大戟科,大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除广东、广西外,遍布全国。 形态特征:全株灰绿色。茎细,平卧,长10-30厘米,由基部多次叉状分枝,常带红色。托叶甚小;叶对生,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基部不对称,先端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背面疏被柔毛或无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小枝叶腋内,总苞倒圆锥形,浅红色,具裂齿,腺体4,扁长圆形;雄花极小,5-8;雌花1,子房无毛,具3纵槽,花柱3,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光滑,果瓣背部呈钝的龙骨状,并分裂。种子卵形,褐色。 生长特点:生于田边路旁,固定沙丘、海滩、石砾质山坡,为常见的田间杂草。4-5月份出苗,6-7月份为花期,7-10月份为果期。种子繁殖。 二、胜红蓟别名:藿香蓟、咸虾花、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柠檬菊、七星菊、白毛苦、猫屎草、脓泡草、胜红药、消炎草,广马草、水丁药、鱼眼草、油贴贴果, 分布地区: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L.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台湾等省区。 形态特征:茎稍微带紫色,被白色多节长柔毛,幼茎幼叶及花梗上的毛较密。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13厘米,宽2.5-6.5厘米,两面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基部钝、圆形或宽楔形,少有心形的,边缘有钝圆锯齿;叶柄长1-3厘米。头状花序较小,直径约1厘米,在茎或分支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片矩圆形,顶端急尖,外面被稀疏白色多节长柔毛;花淡紫色或浅兰色;冠毛鳞片状,上端渐狭成芒状,5枚。 生长特点:山谷、林缘、河边、林下、草地、田边和荒地多见。花果期全年,种子繁殖。 三、双穗雀稗别名:红拌根草、过江龙、游草、游水筋 分布地区:双穗雀稗,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杂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全球热带及温带其他也有。 形态特征:幼苗,青绿色,直立。胚芽鞘膜质,较短。第l片叶较短宽,第2片叶渐长,叶鞘无毛。成株,具根茎。秆匍匐地面,节上生根,花枝高20~60厘米。叶鞘松弛,压扁,背部有脊。叶片平展,线形,较薄而柔软。花和子实,总状花序长3~6.5厘米,通常2个生于总轴顶端,稀有于其下再生1个而共为3个的。穗轴宽约1.5毫米,边缘稍呈波状而微粗糙。小穗成两行排列于穗轴之一侧,椭圆形,先端急尖。颖果浅褐色,长椭圆形。 生长特点:主要以根茎和匍匐茎繁殖,种子也能作远途传播。喜水湿环境,生长于水旁、水沟边和水田边、海边。 四、画眉草别名:星星草、蚊子草、秀花草 分布地区:多生于荒芜田野草地上。产于全国各地;分布全世界温暖地区。 形态特征: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5-60厘米,径1.5-2.5毫米,通常具4节,光滑。叶鞘松裹茎,长于或短于节间,扁压,鞘缘近膜质,鞘口有长柔毛;叶舌为一圈纤毛,长约0.5毫米;叶片线形扁平或卷缩,长6-20厘米,宽2-3毫米,无毛。圆锥花序开展或紧缩,长10-25厘米,宽2-10厘米,分枝单生,簇生或轮生,多直立向上,腋间有长柔毛,小穗具柄,长3-10毫米,宽1-1.5毫米,含4-14小花;颖为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第一颖长约1毫米,无脉,第二颖长约1.5毫米,具1脉;第一外稃长约1.8毫米,广卵形,先端尖,具3脉;内稃长约1.5毫米,稍作弓形弯曲,脊上有纤毛,迟落或宿存;雄蕊3枚,花药长约0.3毫米。颖果长圆形,长约0.8毫米。 生长特点:喜光,抗干旱。适应性强,对气候和土壤要求均不严。具自播繁衍能力。种子繁殖,种子很小,但是数量很多,在田间靠风传播,多混生在旱地作物或棉田中。河南棉田于5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出现第一次高峰,6-10月过时成熟后整株死亡。上海一带种子7-10月成熟,7月份产生的种子至9-10月尚可发芽,10月后成熟的则进行休眠,翌年4月中下旬出苗,5月中下旬进入高峰,9月又出现第二次高峰。黑龙江5月上旬出苗,7月上中旬出现第二批幼苗,8月上中旬开花结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gx/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迷上法师,新一轮学习又开始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