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苑百味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瘐田岁早丰。 枸杞、枸杞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红耳坠、血枸子 味甘、性平,归入肝、肾经 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 养肝;滋肾;润肺。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本草纲目》:滋肾,润肺,明目。《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中国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枸杞是一种药材与滋补品,许多人用枸杞泡茶、泡水来调养身体,但是你知道吃枸杞也有坏处吗?枸杞多吃、乱吃也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脾胃虚弱、腹泻、炎症发烧的人,切莫乱吃枸杞,否则滋补不成,反而先享受了回枸杞子的副作用。据医术记载,枸杞子“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经现代医学研究论证,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最好不要食用枸杞子。 枸杞喜冷凉气候,耐寒力很强。当气温稳定通过7℃左右时,种子即可萌发,幼苗可抵抗-3℃低温。 春季气温在6℃以上时,春芽开始萌动。枸杞在-25℃越冬无冻害。枸杞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在干旱荒漠地仍能生长。生产上为获高产,仍需保证水分供给,特别是花果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对枸杞生长不利,甚至引起烂根或死亡。光照充足,枸杞枝条生长健壮,花果多,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枸杞多生长在碱性土和砂质壤土,最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盛唐时代,据说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帮西域商贾,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一女子斥责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已多岁,老汉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本文中介绍的枸杞你是否了解了呢,小编要提醒同学们补药并不是吃越多越好哦,中医也强调不宜过量,更不宜久用,所以不要有补药吃得越多越好的思想。再者进补药时,服药时间很重要,如入肺药,多主张秋季服用;温补药,多主张冬季服用,这才符合“天人相应”、“春病冬治”的预防原则。 责任编辑:张馨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c.com/hyzgx/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