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药水已经淘汰,

医护人员用什么处理伤口?

两个月前,笔者在换药室遇到一个擦伤后涂红药水,可伤口迟迟不愈合的小女孩。当时,坐在换药椅上的小女孩一直哭着喊疼。

笔者不禁感概,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

可面对大小伤口,用什么消毒皮肤?伤口该不该包扎,用什么敷料?

一个问题

消毒别用红药水!

文章开头提及的小女孩擦伤后,妈妈用棉签蘸红药水涂在伤口上。

过了两天,见伤口还没好转,医院就诊。虽然伤口已结痂,但仍有少量渗液。

换药室的护士一边换药,一边告诉小女孩的妈妈:皮肤擦伤,千万别再使用红药水、紫药水、酒精之类的消毒水往伤口上涂了。

那伤口已经涂上了红药水,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

请看换药经过:

(1)洗: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地擦去涂在伤口上的红药水,尽可能地清洗干净;

(2)盖:盖上一层凡士林纱布(备注:如果医生配了百多邦软膏,就在伤口上涂上百多邦软膏);

(3)定:外面再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

(4)换:根据伤口渗液情况,先每天换药,如果渗出不多,可以隔天换药。

两个问题

伤口要不要包扎?

目前,大多数人仍使用纱布包扎的方法促进伤口愈合。或者是开放伤口,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

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干性愈合环境差,创面局部容易脱水,形成结痂,结痂造成伤口疼痛;生物活性丢失,愈合速度缓慢。渗漏快速,需频繁更换敷料;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更换敷料时会损伤创面;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总之:干性愈合更疼、愈合速度慢、交叉感染机会更高!

年,英国的GDWinten博士通过猪体组织研究发现聚乙烯薄膜覆盖伤口使其愈合较快,随后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学说,指出:

水疱如果不予刺破,能促进上皮表层细胞移动,有利于伤口的迅速愈合。

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量研究报告证明,运用湿性愈合理论治疗慢性伤口能减轻疼痛和避免干痂形成,大大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降低了伤口污染和感染发生,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显著提高了临床经济效益。

但这种换药技术需要使用现代新型敷料,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在湿性愈合理论指导下的伤口换药效果。

湿性愈合真的更好?

湿性愈合:通过密闭或半密闭的伤口敷料,保持伤口低氧、微酸、适度湿润环境,增加细胞生长及移行速度,加速伤口愈合,并可防止痂皮形成。

案例1:压疮护理

该患者因病卧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在擦身时将表皮擦破。经过2次换药,第10天揭开敷料时伤口已经愈合。

处理方法:伤口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创面破损处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取水胶体溃疡贴固定,四周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加固。根据渗液情况决定换药频率。

案例2:术后延迟愈合切口护理

下图左为患者乳腺癌术后一月的伤口图片,可见局部干燥有黑色结痂,周边皮肤发红。后续处理:伤口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清洗,结合清创胶清创,外用泡沫敷料及水胶体敷料固定,经过20天共10次换药,伤口愈合。可见愈合后的伤口没有结痂形成。

三种处理

常见伤口这么做

最后,我们来说说常见伤口的处理步骤吧。

1.轻微皮肤擦伤:

可以用清水将伤口表面清洗干净,然后用无菌棉签沾干,不需要涂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待伤口自然修复。

2.擦伤后破溃出血:

先止血(如无菌纱布压迫局部止血),然后用流动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若有沙粒等异物附着伤口,可用无菌的棉签去除;

用碘伏消毒,待干后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掉;

局部盖上凡士林纱布,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必要时外用无菌纱布包扎。

视伤口深度及出血情况,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3.刀割伤、扎伤:

首先压迫止血,再进行碘伏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就医处理(打破伤风针等)。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1]魏力主编.伤口护理实践快速成长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许冬梅.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社区医师,,13().编辑:一坨舒蕾

投稿及合作:gansl

helianhealth.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f/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