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澂(-年),字道澈(亦写作“道彻”),号天池山樵。明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严讷的二公子,以荫补中书舍人,曾于50多岁的高龄在万历三十二年()任福建邵武府知府,三年后致仕归里,“以琴书自娱”。直至终老。明代中后期出现的“虞山琴派”,被后世琴学称为“黜俗归雅”的“古音正宗”。严天池即为该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清蒋文勋在《二香琴谱·琴学粹言·论派》中说到:虞山派者,明神庙时,常熟严天池先生当琴学寝微之际,黜俗归雅,为中流砥柱,家住虞山,一时知音翕然尊之,为虞山宗派,人比之古文中之韩昌黎,岐黄中之张仲景。虞山在县治,素不著,因先生之琴而特显,人亦比之襄之岘山,鲁之徂徕云。明代邑人姚宗仪在《万历常熟县私志》中评论其“工诗及书法,琴学领袖”,“有澂而不愧琴川也”(“琴川”是常熟的别称)。四百多年前姚氏的评论,道出了严天池在常熟历史上的分量。

严天池自己也曾称“诗书琴坐”为其晚年“四业”,并赋诗一组:

四业诗

予居云松巢,以“四业”永日:曰诗、曰书、曰琴、曰坐。四者弄无序,循无端,意到即为。不觉晓之夜、昏之旦,而实不囿焉。各赋一律以见意。

寻句从来匪我心,有时诗句却吾寻。步回山径月初出,酒醒溪桥风满林。捧腹物情多漫兴,攒眉时事少悲吟。柏梁苏李从头数,几个诗人留到今。

先生逸兴寄临池,笔研精良得意时。遒劲每将钟索法,清新杂写谢陶诗。题裙少见门生喜,污扇时为老媪悲。传语襄阳米颠道,不争好恶莫相疑。

先生为乐已多岐,更有鸣琴乐不支。月白夜凉人静后,风清籁息昼长时。婆娑意到移宫羽,感慨情深异壮悲。一曲仙歌春正晓,洞门桃李蔼参差。

花阴树影过阶移,适是先生习静时。此界他方成一片,威音娄至只如斯。全凭慧剑降龙虎,自有神膏养凤龟。寄语垒玄方外侣,若无真种枉施为。

四业诗总

多少峥嵘世业开,区区四事亦卑哉。口吟古句今无当,手习奴书陋不才。雅乐己亡弹下里,蒲团空自守寒灰。支离为德诚无用,犹恐人将有用猜。

邑人许重熙在《天池严公墓表》中称赞他:

早达圣贤之蕴,晚参乾竺之藏,可儒可禅,亦玄亦史,流风品概,识公者至今犹能道也。先生经术宦迹,著在家乘,炳在国史,以至文艺琴书散播于人间者,将与晋唐诸贤并传之天下后世矣。

清人鱼元傅也曾称“前明嘉隆间,吾邑以书法著者必首推严氏昆仲”。这说明,严天池是以琴书兼善而享有盛名的。关于严天池的琴学造诣,学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f/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