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鸡蛋作为一种全营养食物,其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有比较多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卵磷脂和固醇类物质,微量元素也非常丰富。吃一个鸡蛋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半杯牛奶或者半个苹果,对儿童、老年人等人群而言,是不错的营养补充来源。

人们对鸡蛋不陌生,不管是炒着吃、煮着吃、做成蛋糕还是搭配其他食材制作成鸡蛋饼等食用,味道都是很好的。而且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吃,价格还很便宜。就是这样营养丰富,价格实惠的食物,在医学界却饱受争论。

有些研究者认为鸡蛋中胆固醇高,不适合高血脂人群吃,建议只吃蛋白不吃蛋黄。一些锻炼增肌的人群更是一天吃几十个鸡蛋,丢弃蛋黄。但也有研究表明,每周吃3-6个鸡蛋,不仅不会引发高血脂,反而还能对血脂代谢有好处。你觉得哪一个是对的?

根据China-PAR研究新分析出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的成年人身上,如果能够达到每周吃3-6个鸡蛋,能够明显的改善血脂代谢。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鸡蛋中的胆固醇水平比较高,但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

每周吃6个以上鸡蛋的人群,血脂确实可能因此出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的不良影响,但是在每周吃3-6个鸡蛋的人身上,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发病率都是最低的。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建议如下

对普通的健康人群而言,每周推荐食用3-6个鸡蛋,并且最好是全蛋,不建议丢弃蛋黄。

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或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需小于毫克,大约是一个蛋黄的分量。

日常饮食中包括动物肝脏、红肉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人群,需适当减少每周食用鸡蛋数量。

总的来看,吃鸡蛋这件事对国人而言还是有好处的。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饮食日常饮食的习惯,适当的调整日常食用鸡蛋数量,从而起到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的作用。

除此之外,吃鸡蛋前还应该知道5件事

1、如何挑选新鲜鸡蛋?

2、土鸡蛋和洋鸡蛋哪个好?

3、鸡蛋怎么吃,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4、什么时候吃鸡蛋比较好?

5、哪些人不适合吃鸡蛋?

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说清楚。

1、新鲜鸡蛋怎么挑?观察几个特征

摇晃鸡蛋,震动的感觉较弱,质感比较重;

鸡蛋表面没有裂痕,表面光滑;

在光线下鸡蛋呈现出微红色。而不新鲜的鸡蛋看上去有些乌灰色。

打破鸡蛋后,发现鸡蛋散黄、附着在蛋壳上或者出现黑色斑点,都不适合食用。

2、土鸡蛋和洋鸡蛋哪个好?

土鸡蛋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比较多,蛋黄中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比较丰富,适合儿童吃,而洋鸡蛋吃的饲料中会添加一定量的膳食纤维,从而洋鸡蛋的蛋黄中胆固醇会比土鸡蛋更低,也更适合老年人吃。其中的铁、钙、镁等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抛开这一点来看,洋鸡蛋也更加卫生安全,在正规的厂区内生产,并且不容易出现激素和沙门细菌等感染的问题。而散养的土鸡蛋可能更容易感染细菌等,滋生细菌。

3、鸡蛋怎么吃,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水煮蛋、荷包蛋、煎蛋、炒鸡蛋等,而这些烹饪方法中,水煮蛋的营养吸收率最高,其次是炒鸡蛋、最后是煎蛋。水煮蛋的烹饪温度相对较低,而且不会额外摄入油脂、盐分等,而煎蛋和炒鸡蛋都可能在烹饪时产生油脂,维生素也可能流失掉一部分。

4、什么时候吃鸡蛋比较好?

按照人体营养消耗的时间来推算,经过一整晚的睡眠后,人体内的能量消耗比较大,这时非常需要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能量,鸡蛋就可以作为早餐补充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脂肪,产生比较强的饱腹感。

而且相比于其他的食物,鸡蛋的热量摄入比较低,产生的饱腹感比较强,也有助于控制每天的饮食摄入量。

5、哪些人不适合吃鸡蛋?

虽然前文提出对国人而言,每周吃3-6个鸡蛋对健康比较有好处,也能帮助人体内的血脂进行代谢。但也有一些人是不适合吃鸡蛋的,食用后可能增加身体的负担,带来不利影响。

比如对鸡蛋过敏的人群,不适合吃鸡蛋,比较常见的是刚开始吃辅食的儿童还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存在严重的肝脏疾病、肝硬化血氨高的人群不适合吃鸡蛋,容易引发肝昏迷。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而言,鸡蛋应该谨慎食用,不能每天吃一个鸡蛋,也可以控制在隔一天吃一个全蛋的频次。对身体一般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国人而言,每周吃3-6个鸡蛋,对身体而言其实是件好事,但是在吃鸡蛋之前,先了解清楚几件事,或许更有好处。

结语:根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摄入指南来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65克的蛋白质,女性需要补充55克。在6岁左右的的孩子身上,需要补充35克的蛋白质。如果按照一个鸡蛋能够补充6-7克的蛋白质来计算,大约是成年男性每天9个鸡蛋左右,女性7-8个鸡蛋。但蛋白质补充来源并非只有鸡蛋,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食物来补充营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f/1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