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法故,

为行道故,

不为身命,

如养马养猪,

是故断数数食,

应受一食法。

——《佛说十二头陀经》

佛法是中道法。《香乳记》云,如来处于五中:降生中国(中央大国),中夜逾城,中夜悟道,日中一食,所谈中道。

佛陀所示现的成佛之路,踰城出家、六年苦行,正是舍离世俗贪欲之乐及邪见极端之苦的中道法,“除是二边,趣向于道”。(可参考:释迦牟尼佛成道)

生而为人,本是贪欲而成的罪报之身。《佛遗教经》云: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所以欲修佛道,便须超越人道,即当舍弃身体贪爱、世俗欲乐,而检束身心,刻苦精勤,勇猛修行。所谓的“养好身体好修道”,本就是认假为真,不识虚妄;借口为道,而实为身体。

佛法不是养生法,不是颐养身命;佛法更不是“养生”法,如同豢养众生。

虚云老和尚:

衣食住三事本来是苦事情,为佛弟子不要被它转。佛初创教,要比丘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虽减轻了衣食住之累,但还是离不了它。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还要为道求出生死。

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但修道这件事,暂时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道人行履,一切处、一切事,勿被境转。(摘自溯源佛教网·《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宣化上人:

修道人,不要把皮囊视为宝贝。没有这种思想,才能用功修道。如有这种思想,则会作为它的奴隶,一天到晚为它服务。

所以真正修道的人,将身体视为臭皮囊,不去重视它。如果重视,则成修道的障碍,所谓“借假修真”,方便而已。(摘自溯源佛教网·《宣化上人开示录》)

妙祥法师:

这个借假修真哪,不是让你爱护这个假(四大假合的身体),来修佛道。是利用这个假,舍掉这个假来修,这叫借假。

我们的身体,拿它像宝贝一样成天看护,有点病就受不了了,有点痛苦也受不了了,饿一点也不行,所以处处保护它。

我们借假修真,我就让你饿,你痛苦我就不理你,从和它对着干而产生的那个定力,而且把这个执着破开,是借这个假。

修哪个真哪?就修我们不贪恋身体那个真,不把身体看成是一种宝贝,而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可利用的工具,而且知道它是一种虚幻的。

所谓的四大就是妄想所造成的,你把身体看空了,也就是把妄想给看空了。你身体看不空,同样这个妄想也看不空,所以身体是一个最障道的东西。(摘自溯源佛教网·《为大连居士开示》)

妙祥法师:

我们究竟是为了身体修行,还是修这个心,这是个关键问题。因为我们知道,虽然身体很重要,能帮我们修道,但它不长久,它是个生灭的东西。

你要是为了身体去修道,就成了外道了,外道是为了身体,为了长寿啊,不断地追求,包括气功都是这样。一切外道,都是为了修身体而努力的。

包括秦始皇也是,求长生不老,身体没有痛苦啊,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不断地努力。最后的结果呢,反而加速他的死亡。

很多人为了达到自己身体健康的目的,采取种种的方式,有的是以饮食求得自己身体的健康,有的是以药物调整,使自己延寿,但是结果都是虚幻一场,又不断地轮回。

佛法正好与它们相反,因为佛陀知道三界众生苦的根源,九界众生苦的根源,知道所有众生产生执着的根源——认有为己。(摘自溯源佛教网·《看破病苦好修道》)

越是有困难的时候越得挺住。什么瘦了,眼睛花了,眼睛红了,牙齿疼了,生口腔溃疡了,痔疮了,胃疼了……那玩意算啥啊?胃疼拿拳头捶一捶就完事了。

你听他们坐禅的那些个要求,身体都是好好的,什么毛病也没有——我看那当老道还行。要是当老道,去养身体,长命百岁,那行。

但这是修佛道,你必须跟你的业力作斗争,必须得战胜它。身体所产生的任何生理反应都不在话下,你才能产生定力。

身体本来是假的,痛苦也是假的。痛苦是因为你的业力参与在身体里,不是身体产生了痛苦,你得明白这个……(注:如同断指,手指没了,断指处还疼。这究竟是肉疼还是妄想疼?)

所以说,身体的痛苦和身体没关系,都是你的业。你明白这一条,坚持住就完事了,要不就上当。

我身体不行啦,我这胃有溃疡啦,我这地方难受啦,我这肾脏不行啦……你等着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骗。医院检查,肯定和你的想法一样,世间人就是这样。

虚云老和尚他就不听这个,七窍流血还坐禅呢。他不听,就挺过来了;你听,就被骗了。你永远是个药包子,成天吃药,成天去养,最后你整个就完了,人就完了。

所以你就顶住,就是不放松,大不了就是一个事,死呗,是不是?我死在这里,就完事了。你没有这个决心不行,这样才能闯过这一关。(摘自溯源佛教网·《参禅》)

妙祥法师:

我们既然学佛了,我们就要以生命来换取佛法。身体好了那就更好,身体不好了我们也要去精进和努力。因为学佛啊,要比身体重要得多得多,是无始劫里最好的一个得救的因缘了,这个因缘一定要把握住。

像刚才居士讲了,由于业力过重,身体越来越不好。这些好和不好,应该把它看开,不能再去顾它。有时候你不顾它,不理它,身体反而变好。你越执著它,实际上反而越变越重。

有时候我们可能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说,有些人一看身体太消瘦了,干脆补一补。过去有个典故,有个人吃素很长时间,后来身体不好,大夫建议要吃一些鱼肉,于是他就破戒了。

为了治病吃了鱼肉,吃完鱼肉以后身体确实好了,比以前强多了。但过不长时间,他就死了。

后来这个书上是这么解释的:他问:“为什么我学佛了,身体不好?”人家就说:“你啊,因为你原先的业重,所以身体不好。”

他说:“我后来吃肉不是身体好了吗?”后来人家说:“你原先就是因为吃素,生命才延续到现在,因为你破戒了,生命也该结束了。”

就说明一个问题,因身体不好,为了治病而破戒,这是一个划不来的事情。因为我们业力很重,身体越来越不好,这个应该把它看开。有因缘治,那就更好了。如果没有因缘治,那我们应该更加努力。

另外,一个学佛人,对自己的精进程度一定要注意观察。我们认为的精进,是否还有漏的地方?比如说持戒方面,是否有漏?如果真正持戒去修行,这个身体就是有重病,它也会转轻的。因为这个戒律是个大神通。

所以在学佛上特别精进的人,身体又不好,一定要检查这个严持戒律方面。

我就可以作个例子。我原先脚疼,从五台山走回来的时候走伤了。伤了以后,脚几乎要残废,有点像脉管炎那样,我都作好截肢准备了。那时候就想:截肢也去乞食去,坐轮椅也去乞食去。

没想到这么坚持走下来,而且不被病苦所动摇,现在的腿和脚基本没有问题了。恢复得非常好,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你越看得开,你越能够严持戒律去做,这个病苦就会有转机的,不要怕病苦。(摘自溯源佛教网·《为凌源居士开示》)

妙祥法师:

我们应该很清楚地知道,包括我们的身体,外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我们的心,有情、无情都是我们的心。不是我们起心动念才是我们的心,那是心里的一部分意识,还有很多。

有的人认为:我不想这个东西,我就控制心了。吃东西的时候使劲吃,那东西不是心;对身体爱护,他说那个身体不是心;可以懒点、贪点、享受点,和修心没有关系……实际上,你就是离开了心。(摘自溯源佛教网·《发心》)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的例子。就是我闭关的地方,那个小房里,那个房子的炕睡两人也可以,睡一个人也可以。睡两人就是不够宽,睡一人呢,稍宽一点。

因为这个,我就划出一半的地方,睡自己的一半。三年中,从来没有这么横躺过一下子。晚上有时脚伸过去了,知道了,马上就得拿回来。

就算平时放件衣服,放点东西,都得思量思量:我能不能去占有这个地方?如果是占有,如果是有贪心,那马上就得拿回来,不能放了。

为什么讲这个事情?就是不让自己在这里起心动念。你对身体不能过分地爱护。如果你对身体过分地爱护,就不会在佛道上走得更远,只能是在表皮上下一点功夫。

就是因为我们爱护身体,所以不断地坚固这个“触”的概念。越爱护,这个触的概念越深,而且我们的烦恼习气越重,被它转得越深。所以说,这地方也是修行一个关键。

俗话讲,你不置于死地,不会有后生的。所以你必须把自己置到那个地方。你真置到那个地方,这个身体会不会损失呢?有时候表面有一点痛苦,但是你的身心获得法益。获得法益以后,身体的情况也逐渐地好转了。

但是你不能做一种妄想:我既要获得法,我身体又没有事。你不要做这个贪便宜想。有没有可能?这是有可能的。但你不要做贪便宜想,如果做了贪便宜想,你的功德同样也不圆满……

我跟大家讲持戒就要舍命去护戒,原因就在这。如果你舍命了,外面叫你舍命的环境也随之就改变了。只是看你定力的大小,外界的环境也随之有所改变。

我们不但要克服冷,还要克服热。一个人不是非得经过多长的修持才会有克服的能力——当然了,定力是很重要的,但关键在哪呢?在我们有没有敢于舍去自己的那个决心,关键在这。

每个众生都具足一切佛性,都有能克服一切困难的能力。虽然有的当时还不能达到,但关键在于决心的大小……

为了修道,你必须得舍去自己一切享受的概念,才能在道上往前走。(摘自溯源佛教网·《依教奉行》)

了解“学佛是在折磨自己?”,请点蓝字标题。更多资讯请回复“目录”,或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ongcaoc.com/hyzcd/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