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日,又到了吃货们出来觅食的好时机了。原谅我这一生爱吃不停嘴,gaga想问你,今天你想好了吃什么?是饺子呢,饺子呢,还是饺子呢!

冬至吃饺子起源于长沙

据说,在汉代时期,有一个官二代名叫张仲景,他从小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由于他的爸爸在中央当官,所以他长大后就被中央指派到长沙做太守,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省长。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张仲景为了帮百姓解除病痛,一心当起了江湖郎中。张仲景觉得做医生比当官有意思,后来把官给辞了。(有钱真任性)在他离开长沙的时候,正好是冬天,他看到老百姓饿的面黄肌瘦,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便让他的徒弟支了口大锅,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饺子,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饺子,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功德,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也由此开始流传到今天,成为人们过冬至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吃饺子当然少不了饺子皮,你以为饺子皮只能包饺子,那你就图样图森破哒!!(猛戳视频,饺子皮的N种做法,拿走不谢)

冬至这天,湖南人除了吃饺子,还吃些什么?

冬至肉

湖南人过冬至,会杀鸡宰猪,把肉阴干,称为冬至肉。有俗话说“吃过冬至肉,身体赛牛犊”。长沙城乡居民习惯在冬至前后制腊鱼腊肉,将鱼肉用盐腌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晾干,然后用木屑、谷壳、橘皮、花生壳熏烤,或挂柴灶上熏烟,至其色金红,叫“冬腊肉”,可贮留至次年夏日不腐。

八宝糯米饭

湖南长沙株洲等地,冬至的习俗则是吃八宝糯米饭或者糯米糍粑。选糯米、桂圆肉(龙眼肉)、红枣、莲子、杞子、核桃仁、松子、山药和冰糖。将材料混合同糯米蒸熟,也可淋上用牛奶或豆浆加雪耳煮成的甜汁进食。

汤圆

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湖南人冬至喜欢吃汤圆,叫做添岁,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吃汤圆,唠唠叨叨说些陈年往事,温馨的感觉会在汤圆的热气中升腾。

馄饨

由于冬至曾为农事节气之首,有其特殊内涵,史称冬至为“亚岁”,长沙俗谓“冬至大如年”。冬至前一天叫“小至”,小至之夜,旧有全家团圆聚晚宴,叫“二除夜”或“冬除”;有的晚宴上吃馄饨,馄饨与“浑沌”谐音,意谓冬至为开天辟地的纪念日,取“浑沌初开,乾坤始奠”之说。

冬至酒

冬至又称“冬节”,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举行祭祀仪式时,年长者不惜远道跋涉回乡,入祠祭祖。吃冬至酒因男尊女卑陋习,只能男性参加,妇女不能入席。已婚妇女于是日回娘家,夜晚必须赶回婆家。这一天各家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谓可润皮肤,防手脚冻裂。

腐乳

冬至日做霉豆腐,俗称“猫乳”,为长沙地方特产之一。是日采制的桑叶为正宗冬桑叶,解热明目。常见的食物腐乳,在湖南很多方言称“猫乳”。这是因为在方言中“腐”和“虎”同音,人们忌讳说凶猛动物,而猫和虎很像,遂称“猫乳”,反映的是一种趋吉避凶的心理。

其实,爱吃饺子的湖南人有很多。小编为大家搜罗了长沙最好吃的几家饺子馆,今天晚上就快跟朋友约起来吧!

1向群锅饺向群锅饺店是长沙最引人注目的一家饺子馆,直到今天,这家店仍需排队,节假日排起的长龙更是疯狂。锅饺味道很不错,馅不大但皮很薄,煎得到位,外焦内嫩,热吃皮很脆。人均:¥1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yaozia.com/hyzcd/10329.html